中山大学把定点扶贫作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阵地。学校自相继启动定点帮扶云南省凤庆县和广东省连州市丰阳镇柯木湾村以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立足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顺利帮助凤庆县通过脱贫省检,柯木湾村委会夏东村获批创建清远市2018年度生态村。
发挥医药学科优势,实施健康扶贫。充分发挥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学科优势和影响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探索定点帮扶凤庆县“发展式医疗帮扶”新模式,学校附属七院实行对口帮扶,其他附属医院组团帮扶,各附属医院依次承担2014至2020年帮扶任务,实现了对凤庆县人民医院所有学科的全覆盖医疗帮扶,县医院各临床学科诊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同时,学校各附属医院接收凤庆县医疗卫生人员进修学习
65 人次,派出医疗专家115人次,深入乡镇义诊贫困群众 5700
余人次。历经6年“造血式”定点帮扶,截至2018年底,凤庆县因病致贫人数减少了近九成。
发挥人文学科优势,传承非遗文化。充分发挥人文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优势,依托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旅游学院等多个院系和学科对凤庆县开展非遗定点帮扶,深入郭大寨乡团山村挖掘和收集整理有关“彝族支系俐侎人”10万字图文资料,确定了非遗传承人,对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专项培训,推进俐侎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出版。通过传统文化、符号等的保护再利用,活化民族元素,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开拓新路子。
发挥社会科学优势,推动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旅游管理、城乡规划学和地理学学科优势,在深入柯木湾夏东村调研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了《夏东村景观(提升)规划及旅游规划》,从规划预算、寻求合作、盘活资源等方面入手,为打造“醉美夏东十二景”、开启“美丽乡村旅游+”模式、提升夏东乡村旅游品位绘制蓝图,助力乡村振兴。为保证规划顺利落地,学校投入专项经费,帮助夏东村拓建进出村道,建设旅客集散中心(停车场)、特色村标、连廊凉亭、亲水平台等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项目。